近年来,绵阳市商业银行大力推行金融科技战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智能风控推动业务战略转型,构建起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风险管控为主线、以运行维护为基础、以开拓创新为动力的信息科技管理模式,全面升级换代新一代银行核心系统,基本达成从“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支持更为灵活的业务流程设计,持续强化服务能力,不断优化客户体验,努力成为客户首选的“数字金融伙伴”。
战略布局 加速数字化转型
2022年,绵阳市商业银行编制印发了《绵阳市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作为全行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性文件,在转型目标层面,明确了以下内容:实现产品在线、客户在线、管理在线、员工在线;实现推动数据资产的激活与变现。
在整体路径层面,《规划》明确围绕数据资产的激活与变现以及“四个在线”的目标,坚持“补短板、建机制、强应用、促协同、谋未来”的总体路径;在转型详细规划方面,《规划》明确组织流程建设规划、各主要业务板块经营能力建设规划、数据能力建设规划、科技能力建设规划、风险防范能力建设规划等领域的具体工作。
绵阳市商业银行还以《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为指引,制定了“方法论”——《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2022-2025年)》,同时,配套该规划制定了《数据战略规划》《IT战略规划》,分别从数字化转型、数据驱动、金融科技赋能等主题出发,明确以数据应用项目作为转型推进的抓手,将信息科技作为转型的支撑性要素,深化信息化群落及信息通用平台建设,促进业务发展、赋能管理提升。
为确保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绵阳市商业银行成立了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数字化转型办公室。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董事长担任,副组长由行长担任,所有行领导均作为小组成员,自上而下推动转型工作开展。
不断探索 持续产品创新
线上“政采贷”融资业务以中征平台为桥梁,通过财政、银行、中征三方系统对接,运用政府采购信息,为采购供应商融资搭建专属通道,缩短银企对接半径,有效解决政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绵阳市商业银行作为与中征平台对接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具备在线办理应收账款融资和“政采贷”业务的条件,通过行内系统开发、在线产品研发和客户培育等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促成“政采贷”业务落地绵阳,畅通业务流程,为其他银行机构开展“政采贷”业务提供有益借鉴。
近年来,绵阳市商业银行持续精耕细作,在数字金融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在产品及服务方面,网银和手机银行除传统常用功能外,绵阳市商业银行深入拓展生活服务应用场景,涵盖省内多地市的水费燃气缴费、公积金查询、社保签约缴费等。该行还通过STM(超级柜员机)将客户信息维护、签约、发卡等常用业务从柜面延伸,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客户等待时间,减轻了柜员工作量。
在信贷业务产品上,绵阳市商业银行推出的“秒贷”“质押贷”等个人线上贷款产品,实现客户准入、额度评估、利率确定等全自动化。该行通过支持小微普惠客户的“养殖e贷”产品,实现线上进件、线上统一客户准入风控、线上提款、担保公司与银行线上交互,累计投放598笔,金额3.42亿元。
提升质效 深化科技赋能
绵阳市商业银行不断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努力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与可得性。该行先后推出线上保理、电子债权凭证e单、应收账款中登直联登记等服务。目前服务客户近千家,累计投放金额数亿元。此外,通过现金管理平台及票据池管理服务为各类企业及集团企业提供账户管理、收付款、流动性管理等综合性服务,有效帮助企业降低内部财务运作成本,提高企业资金收益。据统计,目前服务客户数百户。
在数字化生态建设方面,绵阳市商业银行陆续通过分布式架构结合大数据技术构建了供应链融资平台、现金管理平台、票据池平台,通过扩大接入产业中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范围,逐步形成数字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同时,在银企、银政其他合作方面,陆续合作建设互联网掌上医院、学校网上缴费系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系统、预售房资金监管系统等。
数字金融领域的一系列新景象,映射出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缩影。未来,绵阳市商业银行将继续为金融创新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